首页 > 《育婴家秘》 > 辨小儿脉息
  • [明]万密,姚昌绶校注。
  • 浴儿法
  • 断脐法
  • 嗜儿法
  • 刮泡法
  • 通便法
  • 贴囟法
  • 牛黄法
  • 鞠养以防其疾四
  • 辨小儿寿夭
  • 辨小儿形色
  • 幼科发微赋
  • 辨小儿脉息
  • 辨小儿脉证治
  • 五脏证治总论 肝脏证治 心脏证治 脾脏证治 肺脏证治 肾脏证治
  • 肝脏证治
  • 心脏证治
  • 脾脏证治
  • 肺脏证治
  • 肾脏证治
  • 卷之二 胎疾 脐风证治 变蒸证治 急慢惊风 惊风总论 搐后余症 痫 惊风诸证
  • 胎疾
  • 卷之一 十三科 预养以培其元一 胎养以保其真二 蓐养以防其变三 回气捷法 拭口时法 浴儿法 断脐法 嗜儿法 刮泡法 通便法 贴囟法 牛黄法 鞠养以防其疾四 辨小儿寿夭 辨小儿形色 辨小儿脉息 辨小儿脉证治 五脏证治总论 肝脏证治 心脏证治 脾脏证治 肺脏证治 肾脏证治
  • 脐风证治
  • 变蒸证治
  • 急慢惊风
  • 惊风总论
  • 搐后余症
  • 惊风诸证
  • 卷之三 冶诸热证 调理脾胃 感冒四气 中湿 咳嗽喘各色证治 喘 诸疳 霍乱 呕吐 伤食证治 积聚证治 泄泻证治 痢疾证治
  • 冶诸热证 调理脾胃 感冒四气 中湿
  • 调理脾胃
  • 十三科 预养以培其元一 胎养以保其真二 蓐养以防其变三 回气捷法 拭口时法 浴儿法 断脐法 嗜儿法 刮泡法 通便法 贴囟法 牛黄法 鞠养以防其疾四
  • 感冒四气
  • 中湿
  • 咳嗽喘各色证治 喘 诸疳 霍乱 呕吐
  • 诸疳
  • 霍乱
  • 呕吐
  • 伤食证治
  • 积聚证治
  • 泄泻证治
  • 预养以培其元一
  • 痢疾证治
  • 卷之四 疟疾 肿病证治 腹胀 黄疸 腹痛 癖病 虫痛 癫疝 啼哭 夜啼 惊啼 诸汗 大小便病 治小便 治大便 小儿目病 治鼻 头病 面部
  • 疟疾
  • 肿病证治 腹胀 黄疸 腹痛
  • 腹胀
  • 黄疸
  • 腹痛
  • 癖病
  • 虫痛
  • 癫疝
  • 胎养以保其真二
  • 啼哭 夜啼 惊啼
  • 夜啼
  • 惊啼
  • 诸汗
  • 大小便病 治小便 治大便
  • 治小便
  • 治大便
  • 小儿目病
  • 治鼻
  • 头病
  • 蓐养以防其变三 回气捷法 拭口时法 浴儿法 断脐法 嗜儿法 刮泡法 通便法 贴囟法 牛黄法
  • 面部
  • 附录医案
  • 回气捷法
  • 拭口时法
  • 辨小儿脉息

    小儿未损天真气,指下脉来宜有力,

    大滑数实最为良,细涩迟虚终不吉。

    脉大者,气实也。脉滑者,血实②也。六至为数,脉来有力,皆禀赋有余之脉也。脉细者,气虚也。脉涩③者,血虚也。三至为迟,虚则无力,皆④禀赋不足之脉也。小儿寿夭,以此辨之。

    ②实:原作“虚”。据忠信堂本改。

    ③涩:原作“滑”。据忠信堂本改。

    ④皆字下原衍“则”,据忠信堂本删。

    一息六至号平和,八至之说不可凭,

    四至以下虚冷惫,八九十至热生惊。

    小儿之脉,一呼三至,一吸三至,谓之一息六至,乃和平无病之脉也。诀云:八至为平和脉者,勿从。一息四至曰离经,三至以下谓之损脉,为虚冷疳痨之病。一息八至曰离经,九至以上谓之至脉,为实热惊风之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