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《医林改错》 > 张序
  • 简介
  • 津门、津管、遮食、总提、珑管、出水道记
  • 刺猬皮散
  • 小茴香酒
  • 痹症有瘀血说 身痛逐瘀汤 磠砂丸 癫狂梦醒汤 龙马自来丹 黄耆赤风汤 黄耆防风汤 黄耆甘草汤 木耳散 玉龙膏(即胜玉膏)
  • 身痛逐瘀汤
  • 磠砂丸
  • 癫狂梦醒汤
  • 龙马自来丹
  • 黄耆赤风汤
  • 黄耆防风汤
  • 黄耆甘草汤
  • 脑髓说
  • 木耳散
  • 玉龙膏(即胜玉膏)
  • 辨方效经错之源、论血化为汗之误
  • 气血合脉说
  • 心无血说
  • 方叙
  • 通窍活血汤所治症目 头发脱落 糟鼻子 耳聋年久 白癜风 紫癜风 紫印脸 青记脸如墨 牙疳 出气臭 妇人干劳 男子劳病 交节病作 小儿疳症 通窍活血汤 加味止痛没药散 通气散
  • 头发脱落
  • 糟鼻子
  • 耳聋年久
  • 白癜风
  • 张序
  • 紫癜风
  • 紫印脸
  • 青记脸如墨
  • 牙疳
  • 出气臭
  • 妇人干劳
  • 男子劳病
  • 交节病作
  • 小儿疳症
  • 通窍活血汤
  • 刘序
  • 加味止痛没药散
  • 通气散
  • 血府逐瘀汤所治症目 头痛 胸疼 胸不任物 胸任重物 天亮出汗 食自胸右下 心里热(名曰灯笼病) 瞀闷 急躁 衣睡梦多 呃逆(俗名打咯忒) 饮水即呛 不眠 小儿夜啼 心跳心忙 夜不安 俗言肝气病 干呕 晚发一阵热 血府逐瘀汤
  • 头痛
  • 胸疼
  • 胸不任物
  • 胸任重物
  • 天亮出汗
  • 食自胸右下
  • 心里热(名曰灯笼病)
  • 知非子序
  • 瞀闷
  • 急躁
  • 衣睡梦多
  • 呃逆(俗名打咯忒)
  • 饮水即呛
  • 不眠
  • 小儿夜啼
  • 心跳心忙
  • 夜不安
  • 俗言肝气病
  • 自序
  • 干呕
  • 晚发一阵热
  • 血府逐瘀汤
  • 隔下逐瘀汤所治症目 积块 小儿痞块 痛不移处 卧则腹坠 肾泻 久泻 隔下逐瘀汤
  • 积块
  • 小儿痞块
  • 痛不移处
  • 卧则腹坠
  • 肾泻
  • 久泻
  • 隔下逐瘀汤
  • 半身不遂论叙 半身不遂论 半身不遂辨 半身不遂本源 口眼歪斜辨 辨口角流涎非痰饮 辨大便干燥非风火 辨小便频数遗尿不禁 辨语言蹇涩非痰人 辨口噤咬牙 记未病以前之形状 论小儿半身不遂
  • 半身不遂论
  • 半身不遂辨
  • 半身不遂本源
  • 口眼歪斜辨
  • 辨口角流涎非痰饮
  • 辨大便干燥非风火
  • 辨小便频数遗尿不禁
  • 医林改错脏腑记叙
  • 辨语言蹇涩非痰人
  • 辨口噤咬牙
  • 记未病以前之形状
  • 论小儿半身不遂
  • 瘫痿论 补阳还五汤
  • 补阳还五汤
  • 瘟毒吐泻转筋说 解毒活血汤 急救回阳汤
  • 解毒活血汤
  • 急救回阳汤
  • 论抽风不是风 可保立苏汤
  • 亲见改正脏腑图
  • 可保立苏汤
  • 论痘非胎毒 论痘浆不是血化 论出痘饮水即呛 论七、八天痘疮作痒 通经逐瘀汤 会厌逐瘀汤 止泻调中汤 保元化滞汤 助阳止痒汤 足卫和荣汤
  • 论痘浆不是血化
  • 论出痘饮水即呛
  • 论七、八天痘疮作痒
  • 通经逐瘀汤
  • 会厌逐瘀汤
  • 止泻调中汤
  • 保元化滞汤
  • 助阳止痒汤
  • 会厌、左气门、右气门、卫总管、荣总管、气府、血府记
  • 足卫和荣汤
  • 少腹逐瘀汤说 少腹逐瘀汤
  • 少腹逐瘀汤
  • 怀胎说 古开骨散 古没竭散 黄耆桃红汤 古下瘀血汤 抽葫芦酒 蜜葱猪胆汤 刺猬皮散 小茴香酒
  • 古开骨散
  • 古没竭散
  • 黄耆桃红汤
  • 古下瘀血汤
  • 抽葫芦酒
  • 蜜葱猪胆汤
  • 张序

    医,仁术也。乃或术而不仁,则贪医足以误世;或仁而无术,则庸医足以杀人。古云不服药为中医,盖诚虑乎医之仁术难兼也,至于稍读方书,即行市道,全无仁术,奚以医为?余来粤数年,目击此辈甚众,辄有慨乎其中。每遇救急良方,不惜捐赀购送。今放癸丑四月,适闻佛山友人有幼子患症,医以风药投之,竟至四肢抽搐,口眼歪斜,命垂旦夕,忽得一良方,一剂稍愈,三服霍然。又有人患半身不遂者十余年,得一良方,行走如故。余甚奇之,再四访求,始知二方皆出自《医林改错》一书。遍求得之,历试多验。因于公余沉潜反复,颇悟其旨。窃叹此书之作,直翻千百年旧案,正其谬误,决其瑕疵,为希世之宝也,岂非术之精而仁之至哉!余不忍秘藏,立刊布以公于世。使今人得悉脏腑经络之实,而免受庸医之误。亦不负王勋臣先生数十年济世之苦心矣。愿同志君子勿视为寻常善书,幸甚!幸甚!

    咸丰癸丑仲夏顺天张润坡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