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《市隐庐医学杂着》 > 产前以攻病为安胎说
  • 作者:王严士 朝代:清 年份:公元1644-1911年
  • 产前以攻病为安胎说
  • 产后以甘温退虚热说
  • 为虚弱人及幼孩治实证遇当用克伐之药者宜早宜重说
  • 小儿难治之症有四说
  • 夹阴证邪说害人论
  • 阴证忌用寒凉说
  • 血证不尽属火论
  • 喉证亦有阴寒论
  • 暑病有宜用参者论
  • 伤寒正名论
  • 赵叙
  • 题词
  • 弁言
  • 苦口婆心语
  • 论湿温证用药之误
  • 麻证喉痛以喉证治之必死说
  • 附录天保采薇汤方
  • 急慢惊风辨
  • 产前以攻病为安胎说

    产前有病,以安胎为第一义,人尽知之。不知胎之所以不安者,病为之耳。病不去,则胎不安,虽日用安胎之药无效也。然则欲安胎者,必先审病之所由来而攻去之,病去胎安,其效甚捷。并非安胎之药,却是安胎之方;竟有碍胎之味,反收安胎之功者,此岂肤浅者所能识哉?即如浓朴、枳壳、半夏,皆为孕妇所忌。然湿满气逆者,舍此不为功。甚至大黄、芒硝、枳实、干姜、桂、附,更非孕妇所宜,然热闭寒滞者,非此不能治。昔黄帝问于岐伯曰∶妇人重身,毒之如何?岐伯对曰∶有故无殒,亦无殒也。大积大聚,其可犯也。衰其大半而止。有故无殒者,言有病者无损乎胎也。亦无殒者,言于产母亦无损也。盖有病者病能当药,药虽有毒,无损乎胎,亦无损于母。然必大积大聚,乃可投之,又宜得半而止,不宜过剂,以伤其正气也。用药者奈何不师轩岐大法,而根据违顾忌,俟病日深,致不可救,以卒殒其胎耶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