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《止园医话》 > 十四、呃逆
  • 罗止园(着)
  • 呼吸器
  • 排泻器
  • 神经系
  • 五官器
  • 生殖器
  • 二、中医生理学 五脏 六腑 此外
  • 五脏
  • 六腑
  • 此外
  • 病理学合参卷二 一、热 二、痛 三、血 四、呕吐 五、谵语 六、泻 七、肿,胀 八、汗 九、头痛 十、咳嗽 十一、喘喘 十二、厥逆 十三、心悸 十四、呃逆 十五、口干 十六、二便不禁 十七、炎症
  • 内容提要
  • 一、热
  • 二、痛
  • 三、血
  • 四、呕吐
  • 五、谵语
  • 六、泻
  • 七、肿,胀
  • 八、汗
  • 九、头痛
  • 十、咳嗽
  • 生理学合参卷一 一、西医生理学 脑 血液 皮肤 消化器 循环器 呼吸器 排泻器 神经系 五官器 生殖器 二、中医生理学 五脏 六腑 此外
  • 十一、喘喘
  • 十二、厥逆
  • 十三、心悸
  • 十四、呃逆
  • 十五、口干
  • 十六、二便不禁
  • 十七、炎症
  • 病症卷三 一、传染病类 伤寒 温病 痧疹 痢 咳嗽 肺痨 二、杂病类 血崩 头痛及眩晕 胃溃疡 怔忡 肿胀 久泻 慢惊风 盲肠炎 胁痛 疝
  • 一、传染病类
  • 伤寒
  • 一、西医生理学 脑 血液 皮肤 消化器 循环器 呼吸器 排泻器 神经系 五官器 生殖器
  • 温病
  • 痧疹
  • 咳嗽
  • 肺痨
  • 二、杂病类
  • 血崩
  • 头痛及眩晕
  • 胃溃疡
  • 怔忡
  • 肿胀
  • 久泻
  • 慢惊风
  • 盲肠炎
  • 胁痛
  • 血液
  • 皮肤
  • 消化器
  • 循环器
  • 十四、呃逆

    呃逆(俗称打嗝)此现象系胃气不降。实证(热性病居多)有此,率用泻药有效(此根据余之经验,屡试不爽。大凡治呃逆,应于治主症药中,(例如肺热、肠热等症)加入一二缓下之品,呃逆立去。此指呃逆甚者而言,若较轻之症,无其他热证者,以二陈汤等治之亦有效。但历试古方(例如旋覆花、代赭石汤等)多不效,不得不郑重声明之。)若久病虚证之呃逆上气,自宜以暖胃温中论治,亦多有效。西医治此症,率用麻醉药,以镇其痉挛,固有特效,但非根本治法耳。(西医治此症,亦注重主症,主症一去,呃逆亦愈,与中医殊途同归,不可妄有轩轾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