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《肘后备急方》 > 治卒大腹水病方第二十五
  • 东晋·葛洪
  • 救卒客忤死方第三
  • 治卒得鬼击方第四
  • 治卒魇寐不寤方第五
  • 治卒中五尸方第六
  • 治尸注鬼注方第七
  • 治卒心痛方第八
  • 治卒腹痛方第九
  • 治心腹俱痛方第十
  • 治卒心腹烦满方第十一
  • 卷二 治卒霍乱诸急方第十二 治伤寒时气温病方第十三 治时气病起诸劳复方第十四 治瘴气疫疠温毒诸方第十五
  • 《葛洪肘后备急方》序一
  • 治卒霍乱诸急方第十二
  • 治伤寒时气温病方第十三
  • 治时气病起诸劳复方第十四
  • 治瘴气疫疠温毒诸方第十五
  • 卷三 治寒热诸疟方第十六 治卒发癫狂病方第十七 治卒得惊邪恍惚方第十八 治中风诸急方第十九 治卒风喑不得语方第二十 治风毒脚弱痹满上气方第二十一 治服散卒发动困笃方第二十二 治卒上气咳嗽方第二十三 治卒身面肿满方第二十四
  • 治寒热诸疟方第十六
  • 治卒发癫狂病方第十七
  • 治卒得惊邪恍惚方第十八
  • 治中风诸急方第十九
  • 治卒风喑不得语方第二十
  • 《葛洪肘后备急方》序二
  • 治风毒脚弱痹满上气方第二十一
  • 治服散卒发动困笃方第二十二
  • 治卒上气咳嗽方第二十三
  • 治卒身面肿满方第二十四
  • 卷四 治卒大腹水病方第二十五 治卒心腹症坚方第二十六 治心腹寒冷食饮积聚结癖方第二十七 治胸膈上痰诸方第二十八 治卒患胸痹痛方第二十九 治卒胃反呕方第三十 治卒发黄胆诸黄病第三十一 治卒患腰胁痛诸方第三十二 治虚损羸瘦不堪劳动方第三十三 治脾胃虚弱不能饮食方第三十四 治卒绝粮失食饥惫欲死方第三十五
  • 治卒大腹水病方第二十五
  • 治卒心腹症坚方第二十六
  • 治心腹寒冷食饮积聚结癖方第二十七
  • 治胸膈上痰诸方第二十八
  • 治卒患胸痹痛方第二十九
  • 华阳隐居《补阙肘后百一方》序
  • 治卒胃反呕方第三十
  • 治卒发黄胆诸黄病第三十一
  • 治卒患腰胁痛诸方第三十二
  • 治虚损羸瘦不堪劳动方第三十三
  • 治脾胃虚弱不能饮食方第三十四
  • 治卒绝粮失食饥惫欲死方第三十五
  • 卷五 治痈疽妒乳诸毒肿方第三十六 治肠痈肺痈方第三十七 治癣疥漆疮诸恶疮方第三十九 治卒得癞皮毛变黑方第四十 治卒得虫鼠诸方第四十一 治卒阴肿痛颓卵方第四十二
  • 治痈疽妒乳诸毒肿方第三十六
  • 治肠痈肺痈方第三十七
  • 治癣疥漆疮诸恶疮方第三十九
  • 鹿鸣山续古序
  • 治卒得癞皮毛变黑方第四十
  • 治卒得虫鼠诸方第四十一
  • 治卒阴肿痛颓卵方第四十二
  • 卷六 治目赤痛暗昧刺诸病方第四十三 治卒耳聋诸病方第四十七 治耳为百虫杂物所入方第四十八 治卒食噎不下方第四十九 治卒诸杂物鲠不下方第五十 治卒误吞诸物及患方第五十一 治面发秃身臭心鄙丑方第五十二
  • 治目赤痛暗昧刺诸病方第四十三
  • 治卒耳聋诸病方第四十七
  • 治耳为百虫杂物所入方第四十八
  • 治卒食噎不下方第四十九
  • 治卒诸杂物鲠不下方第五十
  • 治卒误吞诸物及患方第五十一
  • 《附广肘后方》序
  • 治面发秃身臭心鄙丑方第五十二
  • 卷七 治为熊虎爪牙所伤毒痛方第五十三 治卒为犬所咬毒方第五十四 治卒毒及狐溺棘所毒方第五十五 治卒青蛙蝮虺众蛇所螫方第五十六 治蛇疮败蛇骨刺人入口绕身诸方第五十七 治卒入山草禁辟众蛇药术方第五十八 治卒蜈蚣蜘蛛所螫方第五十九 治卒虿螫方第六十 治卒蜂所螫方第六十一 治卒蝎所螫方第六十二 治中蛊毒方第六十三 治卒中溪毒方第六十四 治卒中射工水弩毒方第六十五 治卒中沙虱毒方第六十六 治卒服药过剂烦闷方第六十七 治卒中诸药毒救解方第六十八 治食中诸毒方第六十九 治防避饮食诸毒方第七十 治卒饮酒大醉诸病方第七十一
  • 治为熊虎爪牙所伤毒痛方第五十三
  • 治卒为犬所咬毒方第五十四
  • 治卒毒及狐溺棘所毒方第五十五
  • 治卒青蛙蝮虺众蛇所螫方第五十六
  • 治蛇疮败蛇骨刺人入口绕身诸方第五十七
  • 治卒入山草禁辟众蛇药术方第五十八
  • 治卒蜈蚣蜘蛛所螫方第五十九
  • 治卒虿螫方第六十
  • 卷一 救卒中恶死方第一 救卒死尸蹶方第二 救卒客忤死方第三 治卒得鬼击方第四 治卒魇寐不寤方第五 治卒中五尸方第六 治尸注鬼注方第七 治卒心痛方第八 治卒腹痛方第九 治心腹俱痛方第十 治卒心腹烦满方第十一
  • 治卒蜂所螫方第六十一
  • 治卒蝎所螫方第六十二
  • 治中蛊毒方第六十三
  • 治卒中溪毒方第六十四
  • 治卒中射工水弩毒方第六十五
  • 治卒中沙虱毒方第六十六
  • 治卒服药过剂烦闷方第六十七
  • 治卒中诸药毒救解方第六十八
  • 治食中诸毒方第六十九
  • 治防避饮食诸毒方第七十
  • 救卒中恶死方第一
  • 治卒饮酒大醉诸病方第七十一
  • 卷八 治百病备急丸散膏诸要方第七十二 治牛马六畜水谷疫疠诸病方第七十三
  • 治百病备急丸散膏诸要方第七十二
  • 治牛马六畜水谷疫疠诸病方第七十三
  • 救卒死尸蹶方第二
  • 治卒大腹水病方第二十五

    水病之初,先目上肿起如老蚕,色侠头脉动。股里冷,胫中满,按之没指。腹内转侧有节声,此其候也,不即治须臾,身体稍肿,肚尽胀,按之随手起,则病已成,犹可为治,此皆从虚损大病,或下痢后,妇人产后,饮水不即消,三焦受病,小便不利,乃相结渐渐生聚,遂流诸经络故也,治之方。

    葶苈一升,熬捣之于臼上,割生雄?鸡,合血共头,共捣万杵,服如梧子五丸,稍加至十丸,勿食盐,常食小豆饭,饮小豆汁,鲤鱼佳也。

    又方,防风,甘草,葶苈各二两,捣,苦酒和丸,如梧子大三丸,日三服,常服之。取消平乃止。

    又方,雄黄六分,麝香三分,甘遂,芫花,人参各二分,捣蜜和丸,服如豆大二丸,加至四丸,即瘥。

    又方,但以春酒五升,渍葶苈子二升,隔宿稍服一合,小盒饭利。

    又方,葶苈一两,杏仁二十枚,并熬黄色捣,分十服,小便去,立瘥。

    又方,胡洽水银丸,大治水肿,利小便,姚同,葶苈,椒目各一升,芒硝六两,水银十两,水煮水银三日三夜,乃以合捣六万杵。自相和丸,服如大豆丸,日三服,日增一丸,至十丸,更从一起,瘥后,食牛羊肉自补,稍稍饮之。

    又方,多取柯枝皮,锉,浓煮,煎令可丸服。如梧子大三丸。须臾,又一服,当下水后,将服三丸,日三服,此树一名木奴,南人用作船。

    又方,真苏合香,水银,白粉等分。蜜丸服,如大豆二丸,日三,当下水,节饮好自养,无苏合,可阙之也。

    又方,取草麻绳熟者二十枚,去皮,研之,水解得三合日一服,至日中许,当吐下,诸水汁结裹。若不尽,三日后更服三十枚,犹未尽,更复作,瘥后,节饮及咸物等。

    又方,小豆一升,白鸡一头,治如食法,以水三斗,煮熟食滓,饮汁,稍相令尽。

    又方,取青雄鸭,以水五升,煮取饮汁一升,稍稍饮,令尽,浓覆之,取汗佳。

    又方,取胡燕卵中黄,顿吞十枚。

    又方,取蛤蝼炙令熟,日食十个。

    又方,若唯腹大动摇水声,皮肤黑,名曰水虫,巴豆九十枚去皮心,杏仁六十枚去皮尖,并熬令黄,捣和之。服如小豆大一枚,以水下为度。勿饮酒,佳。

    又方,鬼扇,细捣绞汁,服如鸡子,即下水,更复取水蛊,若汤研麻子汁饮之。

    又方,慈弥草三十斤,子三石,煮取一石,去滓,更汤上煎,令可丸服。如皂荚子三九至五六丸,水随小便去。即饮糜粥养之。

    又方,白茅根一大把,小豆三升,水三升,煮取干,去茅根食豆,水随小便下。

    又方,鼠尾草,马鞭草各十斤,水一石,煮取五斗,去滓更煎,以粉和为丸服。如大豆大,二丸加至四五丸,禁肥肉,生冷勿食。

    肿满者,白椹树白皮一握,水二升,煮取五合,白槟榔大者二枚,末之。纳更煎三五沸,汤成,下少许红雪,服之。

    又将服牛溺,商陆,羊肉?,及香柔煎等。在肿满条中,其十水丸诸大方在别卷,若止皮肤水,腹内未有者,服诸发汗药,得汗便瘥。然慎护风寒为急,若唯腹大,下之不去,便针脐下二寸,入数分令水出,孔合须腹减乃止。

    附方李绛《兵部手集》方,疗水病,无问年月深浅,虽复脉恶,亦主之。

    大戟,当归,橘皮各一大两,切,以水一大升,煮取七合,顿服,利水二三斗,勿怪至重,不过,再服,便瘥,禁毒食一年,水下后更服,永不作,此方出张尚客。

    《外台秘要》,治水气。

    商陆根白者去皮,切如小豆许一大盏,以水三升,煮取一升,已上烂,即取粟米一大盏,煮成粥,仍空心服,若一日两度服,即恐利多,每日服一顿即微利,不得杂食。

    又疗水病肿。

    鲤鱼一头,极大者去头尾及骨,唯取肉,以水二斗,赤小豆一大升,和鱼肉煮,可取二升,已上汁生布绞。去滓,顿服尽。如不能尽,分为二服,后服温令暖,服讫当下利,利尽即瘥。

    又方,卒患肿满,曾有人忽脚?肿,渐上至膝,足不可践地。至大水头面,遍身大肿胀满,苦瓠白瓤实,捻如大豆粒,以面裹,煮一沸。空心服七枚,至午当出水一斗,三日水自出不止,大瘦乃瘥,三年内慎口味也。苦瓠须好者,无?翳细理妍净者,不尔有毒不用。

    《圣惠方》,治十种水不瘥垂死。

    用?肉半斤,切,粳米三合,水三升,葱椒姜豉作粥食之。

    又方,治十种水病,肿满喘促,不得卧。

    以蝼蛄五枚,干为末,食前汤调半钱匕至一钱,小便通效。

    《食医心镜》,治十种水病,不瘥,垂死。

    青头鸭一只,治如食法,细切,和米并五味,煮令极熟作粥,空腹食之。

    又方,主水气胀满浮肿,小便涩少。

    白鸭一只,去毛肠洗馈,饭半升,以饭,姜,椒,酿鸭腹中缝定,如法蒸,候熟,食之。

    杨氏《产乳》,疗身体肿满,水气急,卧不得。

    郁李仁一大合,捣为末,和麦面搜作饼子,与吃入口,即大便通利气,便瘥。

    《梅师方》,治水肿坐卧不得,头面身体悉肿。

    取东引花桑枝,烧灰,淋汁,煮赤小豆,空心食,令饱。饥即食尽,不得吃饭。

    又方,治水肿小便涩。

    黄牛尿,饮一升,日至夜,小便利,瘥,勿食盐。

    又方,治心下有水。

    白术三两,泽泻五两,锉,以水三升,煎取一升半,分服。

    《千金翼》,治小便不利,膀胱水气流滞。

    以浮萍日干,末,服方寸匕,日一二服,良。

    《经验方》,河东裴氏传经效治水肿及暴肿。

    葶苈三两,杵六千下,令如泥,即下汉防己末四两,取绿头鸭,就药臼中截头,沥血于臼中,血尽,和鸭头更捣五千下,丸如梧桐子,患甚者,空腹白汤下十丸,稍可者五丸,频服五日止,此药利小便,有效如神。

    《韦宙独行方》,疗水肿从脚起,入腹则杀人。

    用赤小豆一斗,煮令极烂,取汁四五升,温渍膝以下,若以入腹,但服小豆,勿杂食亦愈。

    李绛《兵部手集》方,亦着此法,云曾得效。